2018年财政支出有哪些特点?大规模实施减税降费,对财政收入有什么影响?2019年支出预算有何考虑?1月23日,针对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,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进行了分析解读,并回答了记者提问。
钱怎么花?
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,支出保持了较高强度和较快进度
财政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,2018年,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3352亿元,同比增长6.2%。
在大力实施减税降费的同时,财政支出结构继续优化。2018年,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0906亿元,同比增长8.7%。“支出保持了较高强度和较快进度,三大攻坚战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较好保障。”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郝磊表示。
2018年,财政部门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,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:
脱贫攻坚方面,全国扶贫支出达到4770亿元,增长46.6%。其中,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规模1061亿元,增长23.2%。
污染防治方面,全国污染防治支出、自然生态保护支出分别增长29.6%、17.5%。中央财政支持污染防治及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约2555亿元,增长13.9%,其中大气、水、土壤污染防治投入力度均为近年来最大。
推动科技创新方面,全国科学技术支出中的应用研究支出、技术研究与开发支出分别增长11.4%、8.7%,主要用于加大科技研发投入、支持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。
改善社会民生方面,落实提高城镇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等政策,全国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补助支出增长11.4%,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补助支出增长9.4%。
同时,财政部门积极盘活资金存量,加大资金统筹使用力度,及时下达预算和拨付资金,加快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使用。地方加快预算执行进度,更好地推动政策落地见效,尽快形成实际支出。2018年一季度、上半年和前三季度,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进度分别达到24.3%、53.2%、77.8%,各节点均超出或接近历年最快进度。
“今年财政支出要坚持有保有压,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,增加对脱贫攻坚、‘三农’、结构调整、科技创新、生态环保、民生等领域的投入。”郝磊说。
税怎么减?
突出普惠性实质性减税,让企业更有获得感
加大减税降费力度,是2018年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。在落实好年初既定的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基础上,年中又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及时出台新的举措。
2018年,我国大力实施减税降费政策,包括降低制造业、交通运输、建筑等行业及农产品等货物增值税税率,退还部分企业期末留抵税额,扩大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小微企业范围等,有效降低了企业税费成本和居民个人负担。
“减税降费政策有效落实,也给财政收入带来了明显变化。受减税降费政策等影响,2018年全国税收收入增幅比上年回落2.4个百分点,全国非税收入同比下降4.7%。”财政部国库司副巡视员李大伟说。
2019年,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加力提效,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和更为明显的降费。
日前,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,再推出一批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措施,包括放宽小型微利企业标准并加大所得税优惠力度,提高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起征点,对部分地方税种可以实行减半征收等。
“这些举措突出普惠性实质性减税,让企业更有获得感。” 财政部税政司巡视员徐国乔表示,这是今年减税降费的重要内容,后续将与有关部门一起切实将政策落实到位,推动形成稳定积极的预期。
债怎么管?
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,支持重大在建项目建设和补短板
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,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,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,支持重大在建项目建设和补短板,更好发挥专项债对稳投资、促消费的重要作用。
截至1月22日,河南发行新增债券453.24亿元,新疆发行新增债券100亿元。3月份,全国人大批准2019年全部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后,财政部会将批准的限额及时下达地方,由地方自行均衡发债,争取在9月底之前发行完毕。
各地筹集的专项债券资金,重点用于急需资金支持的方面,优先用于解决在建项目、政府项目拖欠工程款问题等。在具备施工条件的地方抓紧开工一批交通、水利、生态环保等重大项目,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。暂不具备施工条件的东北等地方也要抓紧开展前期工作,把专项债券发行时间尽可能往前提。
一方面,要发挥政府规范举债的积极作用,支持重大在建项目建设和补短板;另一方面,也要规范政府债务管理,确保地方政府债券不出风险,并严格控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。
“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指标处于合理区间,风险整体可控。” 郝磊介绍,截至2018年末,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8.39万亿元,如果以债务率(债务余额/综合财力)衡量地方政府债务水平,2018年地方政府债务率为76.6%,低于国际通行的100%—120%的警戒标准。
中央政府债务余额14.96万亿元,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GDP初步核算数计算,政府债务的负债率(债务余额/GDP)为37%,低于欧盟60%的警戒线,也低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水平。
“下一步,财政部将会同各地区、各部门,按照坚定、可控、有序、适度的要求,稳妥处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,前门开大了,堵后门要更严。”郝磊强调。